一個冷藏室的安裝應注意四個基本要素:1.在庫內應適當劃分,以滿足儲存和吞吐對溫度有不同要求的各種產品;2.布局合理,便于產品的進出;3.有足夠的隔熱層,尤其是外層結構要高效率地隔開;4.制冷能力除了考慮最大的庫房熱負荷外,還應考慮裝置可能出現的故障和今后的維修。以下是冷庫設計和施工的幾個要點。
冷卻倉庫應合理確定其規模和平面布局。選庫地點要留有擴大空間,尤其是在靠近碼頭、水陸交通樞紐的地方首先建庫。由于冷倉庫運行后,人流、物流和信息流都會逐漸增加,發展的結果往往會超出最初建庫時的預期,大型分配性冷庫貨物的流通區域大,要求吞吐速度快,裝卸平臺和庫內升降機都應適應主庫周圍的集中吞吐需求,留出足夠的空間作為停車場地和方便進出的通道,并須配備相應的變電所、機房和充電器等。沒有留有余地,必然會造成布局不合理、重復投資和浪費,冷庫的應有功能難以實現。

冷庫冷卻方式的選擇。
儲藏室的冷卻方式一般有自然對流冷卻和強制循環冷卻兩種,我國選擇自然對流冷卻較多,而目前國內新建或引進組合儲藏室大多采用強制循環冷卻,但從對貨物的影響來看,現階段還是采用傳統的自然對流冷卻比較合理,原因之一是目前國內冷藏室儲存的貨物,包裝質量較差,且裸裝貨物占很大比例,若采用強制循環冷卻,則貨物干耗較大。自然對流冷卻多采用砸排管式,這種方式的排管存液量較大,具有較強的蓄液能力,可以避免頻繁開機,可以更好地利用峰谷電價政策,在每一價格段時間內實現開機,節約電費。
冷庫安裝尺寸。
冷庫規模大小的劃分,要考慮到冷庫的生產管理與建設,更重要的是考慮到冷庫運行的經濟性。在冷庫溫度、環境溫度及庫容對耗冷量和總制冷費的影響中,庫容的影響是決定性的。也就是說,庫容減少,耗冷量增加,總的制冷費用增加。而且單間容量大,空氣溫度和相對溫度都比較容易穩定,有利于確保貨物冷藏質量,從投資的角度考慮,單間容量大,設置的單間數量較少,冷氣幕等數量以至走堂通道等輔助區域也相應減少,對于靠近港口的中轉分配性冷庫,由于容量較大,宜采用大單間,容量在3000噸左右。

冷庫安裝的隔熱層。
當前,冷庫的保溫多采用聚氨脂泡沫在現場施工的方法。它的初始熱導率一般在0.2~036千卡/米時。在設計溫度為-2℃左右的冷庫中,從合理的熱損耗看,由于聚氨脂本身防水性能好,一般不設隔汽層,聚氨脂200毫米厚就足夠了。但冷凍庫封閉內的聚氨脂絕熱層在使用過程中逐漸老化,氣體通過氣泡壁向外擴散。由于冷庫的庫外溫度年終值高于庫內溫度,且庫外蒸汽壓力高于庫內溫度,因此滲透年終值通過封閉結構由外向內進行。PU中的氣體被空氣和蒸汽所取代,從而使PU受潮。隨著時間的推移,受潮越來越重,甚至出現水汽凝結,使熱導系統增大,熱阻降低,冷庫中的冷量損失增加,為了避免和延遲聚氨脂受潮,延長絕熱層壽命,有效的方法是對絕熱層熱側進行密封,即形成隔熱層。對于土建框架結構冷庫,專用瀝青和油氈作隔汽層,工期長,成本高,且施工繁瑣,簡單易行的方法就是對聚氨脂的現場發泡工藝提出具體規范,利用聚氨脂現場發泡表現平滑、堅韌,密封效果好的特點,要求現場發泡時先將表面發薄一層,要求表面平滑無孔,再在此基礎上分層發泡,人為地形成多個密封層,有利于提高聚氨脂的使用壽命,實踐證明,一個絕熱層她的成敗完全取決于它的隔汽層能否有效地防止水蒸汽的滲人和滲流。